呼和浩特“三強化”實現政采工作多項突破
2024年03月15日 09:06 來源:中國政府采購報 【打印】
去年以來,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政府采購工作不斷創新,通過“服務+監管”的模式,緊緊圍繞服務市場主體開展工作,創造性地完成了各項重點工作任務,通過“三個強化”實現了多項突破。
據統計,2023年全市政府采購規模為73.41億元,實際采購金額為71.6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6.63億元,增幅59.14%。其中,面向中小企業的采購金額為47.79億元,占實際采購金額的67%。政府采購合同融資累計金額突破1億元大關。率先開出首張電子履約保函、電子發票,累計到去年底共開出電子履約保函40筆,累計替代保證金463.07萬元。
在強化采購人監管方面,呼和浩特市財政局依托自治區政府采購“云平臺”預警信息,實時更新“逾期簽訂合同”“逾期備案合同”等“七本臺賬一張表”的監管臺賬,對發現的采購人違規行為,印發提醒函、關注函、整改建議、整改通知、監管建議200多次,約談10多次,對采購代理機構、評審專家發出行政處罰18個,切實形成“監管有方向、違規有記錄、整改有回音”的“閉環”監管模式,有力推動了政府采購工作的依法依規開展。
在強化采購代理機構監管方面,呼和浩特市財政局按“雙隨機一公開”原則,對承接呼和浩特市政府采購業務的28家社會代理機構和集中采購機構代理的項目進行監督評價和考核,對存在的違規行為進行處罰。同時,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方式,組織全市采購代理機構開展業務培訓,助力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從重程序向重服務的專業化全鏈條代理轉變,提升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的專業化與規范化服務能力,進一步規范政府采購代理行為。
在強化評審專家監管方面,呼和浩特市財政局對投訴處理和日常監管過程中發現的評審專家違規行為,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強化其法制觀念和職業操守,規范評審行為,同時要求其每年必須完成不少于40學時的培訓,加大對其學習進度監管,提升專業能力和業務水平。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財政局將繼續全面落實政府采購扶持中小企業、綠色采購、鄉村振興等政策功能,全面推廣應用合同融資、履約保函、預付款保函、電子發票,推進應用信用評價結果,探索應用評審專家評標費用結算系統,切實解決政府采購發展中的問題,推動全市政府采購營商環境再上新臺階。
(任銳)
相關文章
- 內蒙古為非招標政采工程“設準繩”2024-03-01
- 內蒙古政采電子賣場去年交易量突破60億元2024-02-26
- 內蒙古實行政采專員制培養“政采明白人”2024-01-23
- 包頭:常態化引進人才促高質量采購評審2024-01-12
- 內蒙古集采目錄補充通知亮點多多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