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將家事調解納入政府購買服務
2016年11月07日 10:29 來源:中國婦女報 【打印】
一對“80后”的夫妻一臉怒氣地走進了武漢市婦聯信訪室,已懷孕8個多月的女方更是情緒難平:兩人稱因感情不和欲離婚,但念及夫妻感情和未出生的小寶寶,為平和處理家庭矛盾,來到市婦聯,女方希望“娘家人”能夠對雙方進行調解。
在了解到雙方有感情基礎的情況下,工作人員和在場的心理咨詢師經過整整一個下午的細心分析、勸說和開導,男方表示今后會多體諒女方懷孕時期的各種反應,做好自己母親和妻子之間的橋梁,平衡雙方關系,為即將出生的孩子營造一個和諧健康的成長環境。
看著和好如初的小兩口滿面笑容地走出婦聯大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臉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這是中國婦女報·中華女性網記者近日在武漢市婦聯信訪接待室看到的一個場景。
記者了解到,武漢市婦聯在接訪過程中,充分發揮婦聯組織在婦女兒童保護權益中的調解優勢,分類滿足婦女群眾調處糾紛矛盾的需求,傳授家庭成員相處藝術,將婚姻家庭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
“維權專干+兼職婦干+巾幗志愿者 ”
實現家事調解“主導式”
家事調解“主導式”是指由專兼職婦聯干部所主導,利用婦聯工作陣地,發揮巾幗維權志愿者作用,及時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的一種工作方式。該市各級婦聯利用婦女維權五大網絡,依托“婦女之家”,發揮“維權專干+兼職婦干+巾幗志愿者”的基層婦女維權工作隊伍作用,大力推進家事調解工作。基層婦聯干部充分發揮人熟、地熟和情況熟的優勢,及時發現排查篩選出有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和家庭暴力隱患的家庭,通過“四級聯動”,形成調處婚姻家庭糾紛的合力,積極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及時為廣大婦女和家庭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咨詢、心理疏導、糾紛調解等維權服務。
2015年至今,全市各級婦聯組織共排查調解婚姻家庭糾紛2萬余件,調處率達98%。
多部門合作
打造家事調解“融合式”
婦聯組織采用將家事調解置身人民調解大格局中,與司法行政部門、民政部門等其他相關職能部門密切合作,有效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形成家事調解“融合式”模式。
2011年以來,各區婦聯紛紛采取在區聯合調解委員會中設立婦女兒童權益保護調解室的方式,發揮司法行政部門的職能作用和專業優勢,及時處理婚姻家庭糾紛。
今年,江漢區婦聯作為省、市家事調解工作試點單位,先行先試,主動與區民政局、司法局協調溝通,在全市率先成立江漢區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工作協調小組,協調小組辦公室設在區婦聯;在區婚姻登記服務中心設立調解室,由區民政局提供服務陣地場所,優化服務條件和環境,將家事調解工作納入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區司法局落實經費和人員保障,加強業務指導和培訓。區婦聯落實社會組織和服務機構,聯系心理咨詢師、律師等相應專業資格的人員以及法官、檢察官、警官定期或不定期參加家事調解工作。
訴調對接
形成家事調解“參與式”
婦聯組織接受審判機關委托,參與法院司法調解離婚當事人婚姻家庭糾紛,是武漢市婦聯探索的家事調解“參與式”的新模式。
硚口區婦聯與區法院聯合建立訴調對接機制,法院委托婦聯專兼職干部參與司法調解,減少當事人訴訟成本,避免訴累;武昌區婦聯和區司法局協助區法院成立了婦女兒童家事合議庭人民調解委員會,東西湖區積極與區法院聯系,推動法院設立“家事合議庭”,將立案前的婚姻家庭糾紛的當事人委托其常住地基層婦聯干部進行調解。
訴調對接,婦聯干部參與司法調解,為打造婚姻家庭案件專業審判平臺,推進法院審判改革提供了鮮活的經驗。
整合社會資源
實現家事調解“社會化”
婦聯組織將家事調解工作作為服務婦女和家庭的公益項目,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與專業社會組織機構合作,有效化解婚姻家庭矛盾,是該市婦聯的又一新舉措。
該市洪山區、江漢區、硚口區婦聯與湖北搏發律師事務所、“文錦律師工作室”、婚姻家庭研究會等社會組織簽訂合作協議,由婦聯組織提供項目資金,委托社會組織負責開展婚姻家庭法律咨詢和心理輔導,調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武漢市婚姻家庭研究會承接硚口區婦聯家事調解項目,每年調解婚姻家庭糾紛80余件,開展法律心理咨詢輔導300余件。
“社會化”家事調解方式,不僅改變了過去“婦聯維權婦聯做,婦聯干部到處求”的單一被動局面,而且有效地提升了婦女維權工作社會化水平。
相關文章
- 武漢市東西湖區財政局政府采購投訴處理決定書2018-03-22
- 武漢市財政局政府采購投訴處理決定書2017-10-31
- 武漢市首個市級PPP項目花落武鋼2016-12-26
- 武漢模式:政府購買服務 學校免費使用2016-11-28
- 武漢首家“全承包”醫聯體調查:政府每年掏300萬“買服務”2016-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