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青青青爽在线视频观看,777米奇色888狠狠俺去啦,国产浮力第一页草草影院

財政部唯一指定政府采購信息網絡發布媒體 國家級政府采購專業網站

服務熱線:400-810-1996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采購動態

內蒙古:推動營商環境向“新”而優

2024年03月26日 10:00 來源:中國政府采購報打印

  “無論是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還是全區招商引資暨誠信建設會議,內蒙古都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重要任務來安排部署。良好的營商環境既是生產力,也是競爭力,更是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副廳長趙大軍表示,優化營商環境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基礎。過去一年,內蒙古政府采購在維護公平競爭、發揮政策功能、優化服務質量方面下功夫、求實效,全方位推動營商環境向“新”而優。

  撬開公平競爭“絆腳石”
  “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既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促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的內在要求。”趙大軍介紹說,為保證優化營商環境各項措施落實到位,截至2023年年底,公開采購意向1.7萬個,制定采購人主體責任清單36項、采購文件范本5類、常見違反違規清單81項、內部控制事項清單37項、監督預警規則68項、優化營商環境舉措32條、政府采購檔案管理措施36條……全區各級財政部門出臺優化細化舉措超百條,依法保障了供應商合法權益,有效維護了政府采購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
  此外,為進一步規范自治區政府采購行為,健全政府采購監管長效機制,確保政府采購活動公平有序開展,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還開展了政府采購領域專項整治工作,運用多源數據為各類政府采購市場主體精準“畫像”,再通過多維疊加對比并分析可疑數據,將單一行為聚集起來挖掘深層次關系,判定是否存在“抱團交易”“惡意串通”等問題,從而達到規范行為、強化結果導向、嚴肅財經紀律的目的。
  用好政策功能“組合拳”
  “政府采購政策具有多重功能,包括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支持綠色建材等。如何讓政策發揮更大效能,形成良好的正向循環,是我們一直思考并努力解決的問題。”趙大軍表示,在助企紓困方面,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持續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力度,包括進一步提高服務型小微企業參與政府采購的評審優惠幅度;對400萬元以上適宜面向中小企業預留的工程采購項目,預留份額階段性提高至40%以上;運用政府采購金融服務平臺促進政銀合作,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等。
  在支持綠色建材方面,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借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被納入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政策實施范圍之機,積極探索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工作。比如,及時印發通知,要求試點城市探索綠色建材應用全過程管理模式,構建綠色建材制造企業、應用企業、第三方服務機構誠信管理體系;組織相關人員赴江蘇、廣東省開展專題調研;組織召開政府采購推動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現場會,積極推進政府采購電子賣場綠色建材特色館的開發建設,加快試點步伐。
  數據顯示,有1.6萬家中小企業享受了10%以上可觀的價格評審優惠;上百家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支持超7億元;近千家中小企業通過電子保函的形式減少資金占用達3.7億元;在31個脫貧旗縣域內注冊的940多家入駐平臺供應商銷售金額超4.6億元。
  提升服務質量“軟實力”
  “如果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最為看重的‘發展土壤’,那么相關部門的‘柔性服務’就是推動企業安心發展的‘硬核支撐’。”趙大軍說,為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交給自治區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兩件大事,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以優化自治區政府采購營商環境為導向,緊盯各方主體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的難點與堵點問題,從采購意向公開、采購預算編制、采購資金保障等方面發力,讓用心服務的觸角延伸到了政府采購全流程、各環節。
  據介紹,作為全國第一批政府采購行政裁決示范單位,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順利通過了財政部、司法部驗收并被給予充分肯定。在示范工作開展過程中,自治區財政廳始終秉持著制度先行、程序規范、執法公平的原則,在推動政府采購投訴處理工作法治化、專業化、標準化方面積極破題,并建立“一站式”矛盾糾紛解決機制,確保采購當事人維權通道暢通,將社會矛盾化解在初級階段。2023年,自治區本級完成政府采購投訴處理案件64件,行政復議1件已維持原裁決,充分發揮了行政裁決在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公平公正、和諧穩定中的重要支撐作用。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永不竣工’的工程,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如何讓好政策‘細水長流’是我們接下來的工作重點。”趙大軍表示,今年將圍繞37種違法違規行為聚焦政府采購專項治理,并依托“全區一張網”的制度優勢、“政府采購云平臺”的系統優勢、“全流程線上辦理”的技術優勢,綜合利用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政府采購數據資源,開展大數據篩查,深化“一網統管”,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向“新”而優的營商環境。(本報記者 張舒慧)